2025年第1季度中国外贸概况

2025-04-23

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.3万亿元,同比增长了1.3%。



今年一季度中国外贸呈现出这五个特点:

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.3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.3%。其中,出口6.13万亿元,增长6.9%;进口4.17万亿元,下降6%。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,连续8个季度超过了10万亿元。从月度趋势看,1月份进出口下降2.2%,2月份基本持平,3月份增长6%。

民营企业进出口5.85万亿元,增长5.8%,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.8%,较去年同期提升2.4个百分点。同期,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.99万亿元,增长0.4%,占进出口总值的29%。

③进出口机电产品5.29万亿元,增长7.7%。其中,出口增长比较快的有,家用电器、笔记本电脑、电子元件等;进口增长比较快的有,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、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。

④一季度我国外贸呈现四个方面的积极变化。一是经营主体活跃度进一步增强;二是对外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,我国与传统市场的贸易保持较强韧性,对德国、西班牙、英国等进出口都实现较快增长;三是区域开放布局进一步优化;四是外贸的“含新量”进一步提升,自主品牌产品出口规模逐年增长、占比不断走高,一季度继续增长10.2%,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22.8%。

中国外贸朋友圈在不断扩大和加强

一. 贸易覆盖范围

中国已与全球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,这一数据在2025年一季度仍保持稳定增长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对新兴市场的拓展成效显著,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贸易占比持续提升

二. 重点贸易伙伴及规模

一季度,我国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5.26万亿元,增长2.2%,高出整体0.9个百分点,占进出口总值的51.1%。其中,对东盟进出口1.71万亿元,增长7.1%。

1,今年一季度,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,进出口1.71万亿元,同比增长7.1%,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.6%。目前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,双方将在数字经济、绿色经济、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拓展互利合作,在标准和规则等领域加强互融互通,共同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。


2,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,今年一季度,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.3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了1.4%,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万元的贸易往来。中欧双边贸易额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了现在的7800亿美元。在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下,中欧双方密切沟通、携手合作,共同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,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,这将为双方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、确定性。


3,美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,今年一季度中美贸易额1.11万亿元,同比增长了4%,尽管存在关税摩擦但经济依存度仍高。


三. 区域表现亮点

1,东亚地区(韩国、日本、中国香港和台湾)贸易额合计超2万亿元,香港作为中转枢纽作用突出。

2,中俄贸易额达1.7万亿元(2024年),能源和农产品合作深化;拉丁美洲(如巴西)增速亮眼。

中国外贸网络已实现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的全覆盖‌,并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持续扩大合作范围。当前贸易伙伴数量超过170个,且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,减少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。

2025年中国外贸形势展望:挑战与韧性并存下的发展路径

2025年一季度,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0.3万亿元,同比增长1.3%,这一数据既体现了中国外贸的“硬核韧性”,也揭示了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的增长压力。结合当前中美关税博弈、区域经贸合作深化及全球产业链调整趋势,2025年中国外贸将呈现“稳中承压、结构优化、多元突破”的总体特征

中国凭借“全产业链优势”和“国内统一大市场”的支撑,具备对冲能力。一方面,通过出口目的地多元化,向俄罗斯、金砖国家及东南亚市场拓展,分散风险;另一方面,通过扩大中间品进口降低成本,同时以进博会为平台扩大高端产品进口,倒逼产业升级。此外,中国在体制机制上的政策协同优势(如外贸稳增长一揽子政策)也为企业提供了缓冲空间

与欧美市场的收缩形成对比,中国与东盟、欧盟的经贸合作呈现结构性增长。2025年前两月,四川对东盟进出口增长7.2%,对越南出口增速达29.2%,反映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生效后的红利释放。东盟作为产业链转移的承接方,与中国形成“互补性分工”,例如在电子产品、绿色能源等领域合作深化

中国外贸的韧性核心在于产业结构升级。“新三样”(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产品)持续领跑出口,

与此同时,数字贸易与绿色转型成为新引擎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0%,服务贸易中运输、电信等领域增速显著。绿色产业链的构建不仅符合全球气候议程,还通过降低环境成本增强竞争力。例如,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绿色贸易合作,已实质性减少区域碳排放

2025年中国外贸仍面临多重挑战,然而,中国外贸的长期优势未变:超大规模市场、全产业链配套能力、政策执行力及全球化合作理念,构成了应对变局的“四大支柱”。预计全年外贸将呈现“前低后高”态势,随着欧美经济弱复苏及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深化,下半年增速有望回升,全年进出口总额或实现3%-5%的温和增长

2025年的中国外贸,既是全球化退潮中的“逆行者”,也是新工业革命的“领跑者”。
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