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第1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前十强省份:广东省,江苏省,浙江省,上海市,山东省,北京市,福建省,四川省,安徽省,河南省。
1,广东、江苏,浙江:中国外贸进出口前3强省份。
2,广东外贸已经连续39年全国第一。
3,前十强里河南、安徽分别以增速28%、13%排第一、第二。
1,广东省外贸全国第一,占全国外贸总额的20.8%,超过1/5。
2,江苏省外贸全国第二,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3.2%。
3,浙江省外贸全国第三,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2.5%。
4,上海市外贸全国第四,占全国外贸总额的9.8%。
5,山东省外贸全国第五,占全国外贸总额的8%。
7,福建省外贸全国第七,占全国外贸总额的4.3%。
今年第一季度,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上海、北京、山东、福建7大外贸省市合计进出口7.78万亿元,呈持续增长趋势,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三,实打实起到了挑大梁的作用(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.3万亿元,同比增长了1.3%。)。具体来看,有以下亮点:
有力稳住外贸大盘。外贸大省产业基础扎实、区位优势突出,进出口主体活跃,一季度,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42.2万家,增加了6.1%,占中国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的近8成。与此同时,外贸大省积极扩展国际市场,对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,对其中89个国家和地区的增速好于整体水平。
有力发挥创新优势。外贸大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。一季度,外贸大省出口高技术产品7835.2亿元,增长4.5%,占中国同类产品的71.3%。其中,电子信息产品、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分别出口3857.1亿元、2365.8亿元、301.1亿元,分别增长1.6%、8.9%、9.9%,占中国同类产品的66%、78.4%、74.8%。
有力服务保供稳链。外贸大省进口国内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资源产品、关键零部件、消费品比重大,丰富了国内供给。一季度,外贸大省进口原油、金属矿砂分别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总量的83.1%、67.6%,进口电子元件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分别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口总值的78%、88.1%。此外,外贸大省进口消费品3184.2亿元,占中国的8成以上。
今年中国外贸增速预估:若中美阶段性协议落地,叠加国内稳外贸政策(如出口退税、信贷支持),2025年外贸增速或维持在2%-3%;若博弈升级,增速可能回落至1%以下,但结构优化将保障质量提升。
2025年中国外贸将呈现“总量承压、结构优化、韧性增强”的特点。
中美短期协议可能缓解部分压力,但长期竞争态势难改。
中国会继续依托产业升级、市场多元化和制度型开放,对冲外部风险,巩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。
中国已连续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。这一纪录从2017年持续至2024年,并在2024年创下43.8万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。
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,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,2024年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占比首次超过50%。
中国将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,坚定维护全球贸易秩序,和更多贸易伙伴携手合作、实现共赢,为全球贸易增长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力量!